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涨姿势】揭底全球各大船公司背景资料

船公司 韩进 中海 阳明 九爪鱼
【涨姿势】揭底全球各大船公司背景资料
更新时间:2015-07-02 10:11:21
 新海丰航运(SITC)

走过日本货的朋友一般对海丰并不陌生吧!

   海丰是货代起家,直至今日,海丰的货代业务一直发展的有声有色,海丰这些年的发展速度很快,实为中国船公司中的楷模。

   海丰成立于1991年,当时叫山东省国际货物代理公司,SITC就是其英文名的缩写,1992年,与东李实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山东省国际集装箱储运有限公司”。1993年,海丰购入船舶开始集装箱运输,当时正赶上山东省对日韩出口量增加,不久跟与HANJIN合作开辟韩国航线,赚得盆满钵满!业务量迅速膨胀,在以后的几年里大踏步前进,尤其是实现了在日本线上的做大做强!

   纵观SITC这些年的发展,一直离不开货代业务。这是正是海丰的成功之处,正是强大的货代业务能力促使了海丰的成长。还有就是海丰跟韩国HANJIN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海丰做大的步伐,说是HANJIN成就了今天的海丰一点也不为过。可以说海丰抓住了时代的机遇!

   2004年,海丰开辟了东南亚航线,并完成了集团重组,成立新海丰航运集团、新海丰物流集团、船舶控股、集装箱租赁、船舶管理、码头发展六大体系。同年12月完成企业战略重组。


万海 (WANHAI LINES )

1965年2月24日万海创立于台湾,初期业务以从事台湾、日本、东南亚间之原木运输为主,1976年台湾经济在从农业化转入工业化后,出口大幅扩张,亚太地区经济也开始蓬勃发展,国际海运已有转向大型化、货柜化之趋势,于是万海便将原有的原木船改为全货柜轮, 开始台湾至日本货

  柜运输服务,从而树立了货柜服务的里程碑,打破了长期被外商垄断航运市场的局面。

   万海首辟日本关东、关西分线川航,达到缩短航程,提高船期准确度,并奠定本公司于日本线市场领导者的地位,为传统的台、日航线创造了新纪元。另为了扩大经营规模,服务至东南亚投资设厂的台商,后又陆续开辟了韩、星、马、泰、印、越等航线,经营状况稳定成长,达成维持高装载率之目标。

   万海素以经营近洋航线为全球知名,并以成功的经验基础,积极发展远洋航线,为因应大陆对美国出口持续的畅旺,该公司对于远洋航线的架设,均以大陆为发展主轴,近年已先后开展了两条分别由华南及华中连结美国西岸的主要航线。在此航线布局下,对于华中地区客户可以提供更弹性的出口船期选择,并能在持续看好的大陆出口美西市场顺利承接畅旺货载。

   万海除从事船舶运送业务外,亦扩及相关周边服务,以提供顾客完善的服务。为持续争取经营绩效,强化市场竞争优势,万海不断研拟开辟新航线、拓展航点、建造新船、革新货柜及码头机具,并与多家著名航商进行策略联盟,藉以分散经营风险,降低营运成本,强化服务网络。同时,万海进行全面组织体质改善与人才训练培育的工作,藉由推动流程简化、成本降低、策略资讯系统等方案,期使公司组织健全发展,厚植经营实力,达到永续经营的目的。

   2003年及2004年万海陆续签约建造十九艘新船,以汰换旧有船舶提高新船比例,而今年万海共有七艘新船下水启用,分别有可载运货柜二千六百四十六只的全货柜轮二艘及可载运货柜四千二百五十只的全货柜轮五艘,每艘皆是采用最安全的船体结构设计和最新卫星导航设备,未来将全数投入远洋航线的营运,除了提供更多的舱位来满足客户装载的需求外,更可增加船队的灵活调度运用,使万海在航运业更具竞争力。

   再看看万海的殊荣:

   商业周刊1000大服务业第17名(2005年5月9日第911期)

   商业周刊1000大服务业航运业第4名(2005年5月9日第911期)

   天下杂志500大服务业第18名(2005年5月1日第322期)

   天下杂志500大服务业海运及船务代理业第2名(2005年5月1日第322期)

   今周刊两岸三地500大企业第145名(2005年5月9日第437期)

   2000年、2002年及2003年Maritime Asia读者票选亚洲区间最佳航运公司

   2002年American Shipper评选为全球获利能力第一之船公司,且连续5年获利能力排名全球船公司前5名。


太平船务 (PIL)

新加坡太平船务和我国特别是我国交通部的关系非常不一般。改革开放前,许多中国的船运不了的东西或到不了的地方,都是通过交通部找到太平,由太平来做。所以改革开放后,太平是第一个拿到国内经营资质的国外班轮公司。

   太平集团的业务分为三个部分,也就是三个子公司:航运公司、造箱厂(造集装箱)、物流公司。太平也是家族公司,创业者张老先生把三个公司交给两个儿子经营。



以星(ZIM)

ZIM1945年成立,不明白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快,他们的服务并不好,尤其是船期非常不稳定。

   目前ZIM经营着80多条船舶,大多数为集装箱船,其中20条船为自有船舶,这包括2004年早些时候投入运营的由现代重工为其建造的4900TEU巴拿马级集装箱船。集装箱船中还自有5条3351TEU,8条3834TEU,5条4992TEU。

   ZIM最早的船是Kedmah,最早属于英国海军,参加过第2次世界大战,上边挂着7星旗,后来就成了以星的标志。

   ZIM发展集装箱的重要一步是1970年,当时的领导者Moshe Kashti做出重大决策,调整公司的发展方向,发展更适合现代运输的集装箱,并从意大利和德国订早了6艘集装箱船,开始了集装箱的专门运输,Moshe Kashti死后,他的继任者Yehuda Rotem 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开辟了三条重要航线,远东航线,美国航线和欧洲航线。至此,ZIM的全球运输网络初步形成。



总统邮船APL

大家都叫“美总”,其实受控于新加坡。1997年4月13日,新加坡NOL与美国APL正式签定协议,由NOL收购APL的全部股份,NOL将拥有包括APL全部运力在内的共计113艘船舶,营业额总和超过40亿美元。这样,NOL由原来的排名第15位一跃升为世界第5大航运公司。

   APL长期以来经营运输和物流业务,是美国数一数二的航运公司,在跨太平洋航线上拥有不容置疑的地位,在亚洲航运市场上也占有相当可观的份额。太平洋航线是NOL的发展目标,对APL的收购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

   NOL 兼并APL的最大收益在于其巨大的品牌资产和国外市场。兼并之后,APL仍保留其公司名称和公司标志,管理部仍设在奥克兰,船队继续以美国籍船经营。不仅如此,NOL还将自己的集装箱船队纳入APL名下,以APL的名称参与市场竞争。根据有关统计,APL的销售回报率已经达到16.8%

   如果再把时间前移十年,APL同样倍受业界关注。在其太平洋航线的喜人业务增长量的鼓舞下,APL订造了第一艘4300TEU的“C-10”级集装箱船,在当时情况下,这可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曾引起巨大轰动。但是,由于该系列船舶的船体太宽,无法通过巴拿马运河而再次引起非议。虽然如此,由APL此举引发的订造巨轮之战,其后却愈演愈烈了。


东方海外(OOCL)

OOCL(Orient Overseas Container Line)以前可不这么叫,最开始的名字叫金山轮船公司,创办人叫董浩云,就是董建华他老爸。一九四七年,董浩云的船成为第一艘抵达大西洋彼岸及欧洲的中国商船。其后,他以金山轮船公司的名义不断开拓定期客货运服务。

   1969年,集装箱运输业兴起,金山轮船易名为“东方海外货柜航运”。当时,“Victory”级船只只可运载三百个标准柜,根本不能与今天的超巴拿马型远洋集装箱船相提并论。2003年第二季度,两艘特大船只的投入使用使东方海外集装箱船只的最大吞吐量达到7700个标准箱。

   1982年,董浩云先生去世,其子董建华先生执掌东方海外的母公司东方海外(国际)有限公司(即“东方海外国际”)长达14年之久。1996年,董建华先生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后,其胞弟董建成先生便接任东方海外国际主席之职。


正利航业(CNC)

走在大街小巷,时常可以看到CNC的标识。那句“中国网,宽天下”也算是相当出名的广告语了。有一次路过厦禾路时,有意指着银行中心楼下的方块广告牌给船东看,船东却摇摇头——此CNC非彼CNC也。

   言归正传,正利航业成立于1971年,最初总公司设在台湾高雄市,以唯一的一艘“国利”轮经营高雄-香港定期航线,并在台北设立办事处从事代理外籍航商推展国内船员外雇业务,为四十多家外国航商提供船员外雇服务,代理外雇船舶一百四十余艘,外雇船员近5000人。

   1980年12月,总公司迁至台湾台北市。为了以更密集的航点、更稳定的船期服务客户,于1984年开辟泰国航线,1985年开辟台湾-日本、台湾-韩国航线,1989年开辟台湾-印尼航线,1998年将航线往南延伸至越南、马尼拉。2001年开辟中国大陆航线,航行于青岛、上海、香港、马尼拉、印尼之间。2002年开辟第二条中国大陆航线,航行于宁波、上海、香港、马尼拉、泰国之间。基本上奠定了今日东北亚及东南亚地区从日本、韩国、台湾、中国大陆、香港、印尼、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到越南等地的经营版图。

   然而五年前,CNC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亏损,市场一度传出CNC准备卖掉公司的消息,并有消息传说是要卖给YML,前董事长时代就已经与YML进行策略联盟,而且有不少航线合作,但是双方都没有买卖的构想,也没有人想背个“败家子”的骂名,因此没有放掉事业的想法。于是CNC委托美国IMAGE SOLUTIONS公司进行资讯与网络的整体规划,并聘请前WHL航运公司总经理所经营的德翔管理公司常驻公司,规划组织改造与航线调整,逐步扭亏为盈。

   2002年,CNC进入厦门。曾经独自派船经营到东南亚的航线,和KHL共同配船经营到日本的航线,终因某些原因,停止了航线运营,后来改为共舱,谋求更多的联营合作对象,降低营运成本。在租船行情看涨的时候,把多余的船舶租出去,比自己经营划算得多。目前厦门市场上,CNC只有两条航线,关东线和关西线,货量还算比较稳定吧。

   CNC在厦门不设分支机构,只是委托代理。个人感觉台湾的公司很讲究投入的成本与产出的效益。当然,他们的运价在市场上算是非常优惠的,值得推荐一下。


宏海箱运(RCL)

   同CNC一样,RCL也是近洋专家。

   Regional Container Lines (RCL) 于一九七九年在泰国成立,早先是以小船跑支线起家的,就是把货物从泰国转运到新加坡装上母船。开业二、三年后开始走干线,主要在泰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一带运行。1994年,RCL第一条干线船驶入中国,跑上海-香港-曼谷-香港-上海一线,至今已在中国形成了7个航点:青岛、天津、上海、宁波、厦门、广州、深圳。目前的运营模式是,北方走干线,包括天津、青岛、上海、宁波;南方走支线,包括厦门、广州、深圳,运货至香港上母船(好象厦门也有走干线)。

   作为泰国最大的海运集装箱班轮公司,RCL把自己的优势定位在近洋航线上。RCL同很多大型航运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如SNL、CMHK、COSC等。RCL和COSC的合作长达二十余年,在新加坡替COSC转运,因为RCL的船舶体积相对小,最小的600TEU,最大的约有2500TEU,“船小好掉头”,转运起来就更灵活、更方便。那些大船不可能为少部分集装箱在近程港口开进开出,那样成本就会很高,而且,有些中小港口大船也开不进去。所以,RCL的竞争策略就是合作,以己之长补彼之短,达到双赢的效果。

   去年,RCL开辟一条连接卡拉奇和杰贝阿里与东南亚的新航线,标志着RCL通过使用自有船舶全面地进入海湾和巴基斯坦地区业务,也证明了RCL在中东和南亚次大陆地区不断提升的重要地位。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做法也向客户们对该地区业务的需求作出了直接的回应。

   RCL总部设在曼谷,但是其高层主管常年在新加坡办公。新加坡是中转站,近六成的货物,都要在这里中转。2003年RCL承运了173万TEU,舱位利用率高达90%以上,是区内最大和最具效率的海运承运商之一。2004年达到210万TEU。 2005年上半年集装箱运输量增长12%,达到1103675TEU,突破了100万TEU大关。



商船三井(MOL)

MOL在中国有130年的船运经验。从1878年蒸汽船“秀吉丸”自日本九州三池运送煤炭到中国起,MOL便开始了它的中国之旅。

   从2002年开始,MOL就制定了一份为期3年的扩展计划,其主要目的是在中国大陆地区增设经营网点。2005年7月份设立成都办事处,意味着这家国际知名航运公司正式进军中国内地货运市场。据悉,随着成都办事处的设立,MOL在中国已拥有24家分公司及办事处。

   在班轮业务方面,MOL(中国)成立初期,其主要收入来自于为MOL总部进行集装箱班轮业务代理所获得的佣金。佣金收入当时几乎构成了MOL中国100%的收入来源。如今,MOL(中国)的非班轮运输业务正在不断增长,但该公司来自班轮业务的收入仍然占到总收入的90%以上。目前,MOL经营的挂靠中国的航线已超过20条。

   在非班轮业务方面,MOL(中国)在油轮、汽车船、散货船运输方面的业务都有所增长。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MOL和宝钢连续签订了4份长期的铁矿砂运输合同。MOL在中国设立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汽车运输业务,其中不仅是CKD(全散装件)的集装箱运输、物流业务,也包括汽车整车运输服务。MOL已和中外运共同投资800万美元,合资成立了中外运-商船三井航运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汽车滚装船运输业务。中外运集团占新公司51%的股权,MOL占49%。另外,MOL还将与另外一家中国公司及两家日资企业再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专注于中国地区的汽车及配件物流业务。

   在物流方面,与NLC一样,在中国开设了保税货车运输服务。该项业务的具体操作由其附属公司——上海华加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来完成。该公司在华东地区经营10辆经海关审核的保税货车。且该批车辆均装备有GPS设备。这项新的货车业务可以使MOL物流公司提供独立的保税运输服务,从而充分利用该公司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仓库。

   就在去年,MOL宣布了一项投资108.6亿美元订造243艘新船的详细计划,其中的193艘新船将用于运输铁矿石、石油和液化天然气等原材料,另外50艘为集装箱船和汽车船。在这项庞大的船队扩展计划中,除去老龄船和回租船,MOL的船队规模将增加到2010年的720艘。MOL希望据此将公司发展成为全球“最大、最高级、独一无二的海运集团”。


阳明 (YML)

阳明很注重员工的成长。用阳明的话说:“有优秀的员工,才有进步的阳明”。

   待遇也比较爽,至少他们人力资源管理是这样宣称的:

   优厚的薪酬,让同仁无后顾之忧:固定14个月年薪(含端午、中秋、春节共二个月奖金);依年度盈余提拨工作贡献奖金及员工红利;员工持股信托——定额补助购买公司股票;优于法令的退休、抚恤制度;端午、中秋、春节三节礼金、劳动节礼金、生日礼金;完善的福利——鼓励同仁工作、家庭、休闲能获得均衡发展;设立福利委员会——由同仁组成登山、摄影、瑜珈、保龄球、烹饪、篮球……等26个有专业老师指导之社团,一年举办两次(春季、秋季)国内外旅游,另外也提供国内外自行旅游补助;除年度特别休假外,每年有五天给薪事病假;子女教育补助及奖学金;结婚每十周年致赠纪念金饰;注重同仁身心健康——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定期进行空气与饮水品质检查,公司内设有体育馆,馆内有健身器材、羽球、桌球……等设备,设有员工餐厅,提供同仁健康营养的午餐;公司统一为同仁投保团体意外险;提供30岁以上同仁定期免费全身健康检查……

   以上说的是在中国台湾总部,大陆的阳明分公司情况不明。

   YML其实和我国交通部的关系也非常特殊,因为YML是把李鸿章作为创始人的,是招商局去台湾后的产物,因此YML和我国的招商局关系也特殊。不过,遗憾的是YML多年来一直是台湾的“国企”,其首要使命乃是为了确保“国家”运输需求,特别是确保如果发生战争后能够保证“国家”的战略运输需求。所以多年来,YML的经营策略并非市场化,在大陆的投资也由于是台湾政府的企业而受到很大限制。实行股份制改革后这几年,才第一次在韩国定购8000TEU的超大船(之前台湾规定YML只能在台湾的中华造船厂订造船只)。


韩进 (HANJIN)

   上世纪90年代初,韩国才与我们建交,因此韩进1993年才先后在中国的上海、天津、大连、青岛、北京等城市先后设立其代表机构,大力开展在中国的业务活动。不过,韩进仍然是最早进入中国航运市场为数不多的几家外国船公司的其中一个。

   韩进发展到今天,非常爽的一个动作就是1997年成功的收购了德国的胜利航运公司80%的股权。胜利航运在欧洲地区有着完善的服务网络和忠实的客户群基础,如此,韩进就在地中海、欧洲航线上拥有了很大的优势,并且有了很大的实力和精力跟其他的船去火拼美线.

   实际上,韩进海运只是韩进集团中的一部分,韩进集团以海运、陆运、空运作为其核心业务,继而集中于物流有关行业实行多元化发展。如今,它已经成为一个运输机械和设备的制造商,也是一个资讯和通讯服务的供应者。

    由于与韩进集团的关系,使大韩航空成为世界上唯一的一家集陆运-海运-空运为一体的货物运输公司,成为他们打造“空中桥梁(Sky Bridge)”独特的优势。“空中桥梁”是透过海,陆,空三种运输模式的合作体,提供破记录的接驳时间和优质的价格。通过韩进陆路运输公司、韩进船运公司及大韩航空的共同努力,此服务能节省高达65%的一般空运成本。现在,这种”空中桥梁”正为中国大陆和亚洲其他目的地提供最短,最经济的路线。作为韩进集团航空运输部的先锋,大韩航空正努力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顶尖级的航空公司之一。

   韩进海运及其子公司Keoyang海运、胜利航运和CyberLogitec共同努力,对全球海洋运输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在重要服务领域投入新货轮和发展物流操作,韩进海运平稳地扩张业务,目前韩进海运已拥有150艘的船队,业务覆盖了35个国家的80个主要口岸。 除此以外, 公司还拥有9座设施完备的现代化码头。韩进海运的230个分支机构和第三方代理遍及全球53个国家。

   通过向客户提供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服务,韩进海运证明了“让客户满意”就是我们的承诺。 在韩进海运不长的历史中,在建立主要干线航线,设施完备的码头和强大的基础设施方面投入的战略投资,为韩进海运的快速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韩进海运的持续成长,公司的首要目标就成为了通过节约成本的措施,加强提供最优表现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这些努力将确保韩进海运的“世界最佳物流公司”的地位。

   韩进海运因能满足最挑剔客户的要求而知名。而这种名誉是通过公司大量经验丰富员工的辛勤工作而赢得的。对于这些员工而言,从不存在非常大的问题,也不存在非常小的问题。

   在全球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有韩进海运“H”标志的集装箱、码头、设备和航行在各大洋上的船只。“H”标志就是韩进海运3600多名员工对客户满意的郑重承诺。